山水清华——童中焘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3年11月25日—12月5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馆1、8、9号展厅
开幕式时间
2023年11月26日下午2:30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山水清华——童中焘艺术展”将于2023年11月26日下午2:30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分为作品部分“望岳”“寄畅”“云起”和文献部分“映道”共4个板块画家何乃磊,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8、9厅画家何乃磊,共展出作品近150件,呈现了童中焘教授20世纪六十年代至21世纪初的代表作品和文献,全面地反映了童中焘教授各个时期的创作风貌和学术主张。
童中焘先生
童中焘,字孟焞,1939年生,浙江鄞县人。195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留校任教。主攻山水画创作和研究,曾任陆俨少先生助教,中国画系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天寿基金会艺委会委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本次展览名称“山水清华——童中焘艺术展”出自其作品《山水清华》,这幅画笔墨清俊,气势刚正,最能代表童先生的山水画风格、治学之道和人格魅力。
童中焘先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始终坚持“清”“正”二字,画家何乃磊他认为中国的正统学术思想都是沿着“清”“正”的路径向前发展的。
落墨为格,取法乎上
童中焘初师顾坤伯,学习传统,以明清入手,上溯宋元,兼画水墨写意、工笔青绿。在浙江美院学习期间,更受到黄宾虹、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诸先生亲炙,在师徒相授中,不仅继承传统的笔墨文脉,更追远大师们的人品艺格。他十分重视传统中国画学理论和经典文史哲的研究,强调笔墨的道统精义和内在发展逻辑,以“宋进元出”为主线,结合明清、近现代山水画的研习路径,由远及近,分析源流,解读理法,触类旁通,艺理兼修。在绘画上,他吸收了李可染先生的光影、顾坤伯的“草上飞”笔法、陆俨少的灵动洒脱,集众之所长,成一家之貌,作品笔墨淋漓酣畅,构图随机生发,信手点染,融清雅俊逸之韵与雄奇浑厚之慨为一体,其势如“堂堂之阵”。
1962年国画系毕业生与教师合影,前排左一为童中焘
1964 年创作《南湖图》,于作品前留念
其绘画风格骨气清刚,风神秀发。奇崛与豪隽共济,运笔劲健,挥洒自如,用墨则干湿浓淡,随意应变。构图则独辟蹊径、恣肆中含章法,颖异中见谨严,更有意境耐人追想。禀造化之秀,有无穷之趣,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特点,以奔放豪纵的形式加以显现。
笔墨之理,技近乎道
“作品皆器,笔墨是道。体貌不同,笔墨之理则一。”在中国山水画,尤其是对笔墨的理解、研究、继承和开拓上,童中焘先生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洞见。童先生继承宾翁笔法提炼出“力、厚、重、变”的用笔四要,继而升华出墨法的“清、润、沉、和、活”,并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回答了中国画画什么、如何画的问题。
面对“笔墨等于零”的提法,童中焘遵循潘天寿的艺术理念,坚守民族立场,旗帜鲜明地写文反驳,从笔墨的材料、技法、意境、性情,对笔墨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意义加以剖析。在童先生看来,笔墨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是中国画的核心。对笔墨的探讨,是深入研究传统绘画不可回避的课题,是当代中国画教学的重中之重。他认为,“中国画以‘笔墨’成‘象’,故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最基本同时又是最高的标准,终不能离开笔墨”。
童中焘 此地多烟霞 1995
童中焘 深圳印象 1992
童中焘 缙云暮色 2019
童先生是当代少有的坚守笔墨之道的画家,他对笔墨的理论认识以及自身的笔墨实践,是在传承中推陈出新,在笔墨中立定精神。王伯敏先生曾这样评价童中焘教授:“他认为对国家对民族文化发展有益的,不怕被误会,就要谈。他爱国、爱艺术,认为该谈的就谈,无所顾忌,以至深入细微、不厌其详。这点执着的精神很可贵。只有正直为人,才能做到‘敢道人之所难言’。”这是一个画家的骨气,亦是一个师者的担当。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童中焘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在童先生执掌中国画系主任期间,对传统学科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和修正。在山水画教学中,他要求学生深入钻研古代经典山水画名作,并由此延伸出对应自然、体察万物的山水画人文价值体系,“以元人之笔墨,运宋人之丘壑”,追本溯源,固本培元。同时,精勤笃行的体验自然物象,转化传统笔墨思维,拓宽学术视野,串联起传承与拓展之间的精神本质与核心价值,让传统活着走向未来。与人为师,他言传身教,他要求学生写生时以意体象,先观千山万壑,再以精神写意,落墨为格画家何乃磊;他治学严谨,同样的构图切磋琢磨,理解事物的不同阶段,应目会心。
童中焘 雁荡大龙湫 1987
童中焘 雁荡记游 2014
“他竭力让书画成为一份精神与实操的标尺,来标示中国艺术精神的意蕴高度,同时又将中国笔墨持续地铸炼而为一个内涵充盈、意趣横生的方法体系,带领着当代艺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涉入中国绘画的时代创造的正道。”(许江)童中焘先生从教60年,沉心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完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有序传承,身体力行,为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构筑起当代艺者胸中的山水清华。
展出时间持续至2023年12月5日。
本次展览同步推出的画册——《童中焘》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画册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收藏佳品,更是深入理解童中焘艺术的重要途径。
《童中焘》(全两册)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编
童节 张捷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版次:2023年11月第1版
ISBN 978-7-5503-3136-5
本书收录了童中焘作品300余幅。童先 为顾坤伯教授的 室弟 ,曾任陆俨少教授的助教。在中国山水画的继承、开拓和创新上具有非比寻常的艺术指导意义。其作品风格空灵、轻松、淡雅,画中表现出 种宁静安详、没有污染的意境。他用笔比较清刚,但是却很主动,舒朗而结实,随意而严谨。且,童中焘对中国山水画不乏独到见解。他认为, 画须笔墨、形式、意境三者皆有,不可或缺,尤其注重意境和笔墨,认为笔墨是中国画最根本的手段,能够结合时代的趣味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理法, 按照中国山水画的规律去创造新的趣味,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将中国的文化精神创造到山水境界里面去。
他的山水画在坚持以往清新刚健画风外不失充满诗意的激情,更有一种浑穆朴茂的境界,他的作品蕴含着深切的精神价值和情感价值,他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将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 的影响,本书《童中焘》是其艺术韬略的最好呈现。
目 录
内 页
相关著作推荐
《中国画画什么画家何乃磊?》
童中焘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版次:2010年10月第1版
ISBN 978-7-5503-0001-9
本书精选中国美术学院知名教授童中焘先 的中国画理论研究成果,这些论文涵盖了中国画教学、发展境况、学术理念思辨等各方面的内容。
《管锥使命:中国画学书学传习录·山水卷·童中焘》
童节 陈磊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版次:2022年3月第1版
ISBN 978-7-5503-2668-2
丛书弘扬了中国学术精神与学术传统,寄托人文情怀,建构哲匠思想为主讲精神,以中国画系、书法系离退休知名教授为主体,以诸位先生的从学、从艺、从教之道为主讲内容,以“中国画学、书学传习录”的专题讲座形式及名家名师访谈等多种方式,基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与书学的悠久文脉传承和优秀教学传统,汇聚老一辈的博雅才情、精深学养、丰厚品德,传承了名师的教学成果与艺术成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