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孔艺工作室画家徐晓伟,分享艺林气象
《情系神农架——湖北省美术院作品集》
文化艺术要体现终极关怀
(代序)
文化史和美术史告诉我们画家徐晓伟,人类的一切文化艺术活动,都是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历史无论是对一次文化思潮、一支艺术流派还是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无不以此为最高标准。我们今天要讨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是文化建设怎么样有利于我国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变革。简单的政治宣传工具作用少了,但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心灵的作用不应该丧失;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了,但艺术家的艺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不应该丧失,艺术家作为知识分子一员的知识分子精神情怀不应该丧失。“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仍然应该是有志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艺术家们的终极关怀。
湖北是全国的“美术大省”之一,在美术创作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湖北省美术院作为全省美术创作、研究的中心,近年来克服困难、主动承担责任,通过注重传统文化的“江夏风情”、宣传红色文化的“走进大别山”、关怀和谐文化的“情系神农架”、关注文化共享的“优秀作品进万家”等一系列大型美术创作项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新的贡献。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大大提高了。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负有引导市场需求、提高消费者素质的社会责任。过去一说到“服务大众”,就似乎是粗制滥造,实际上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文化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也要在创作中体现“三贴近”的指导思想,有责任提高作为文化精神产品消费者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贴近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并服务于他们。这才是我们要“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之所在。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 董继宁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11年11月25日
部分作品欣赏
董继宁
1955年10月生于湖北咸宁,197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湖北省对外交流协会理事,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获2006年度“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称号、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获2011年度“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董继宁创作感言
只有将自己对生命的真诚眷顾根植于自然之中,你才有可能去深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才有可能去认识生命、表现生命。
只有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融入大自然,你才可能以自己对生命的强烈追求,去赋予自然一切物象以生命的意义,你的作品才能凸现出强有力的时代感。
只有将大自然的一切生命与人自身的生命意识互相融通,你才能去实践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整合性宇宙观和艺术观。
情系神农架
中国画
145cm×467cm
松风动云涛
中国画
183cm×145cm
2010年
沧海湧林涛
中国画
177cm×144cm
2009年
彭志刚
1954年生,湖北省孝感人。武汉大学毕业。现为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彭志刚神农架写生日记
今天是2011年11月3日,湖北省美术院安排去神农顶写生。8时10分,我们一行19人坐交通车从木鱼镇出发上神农顶。
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穿过一座座高山丛林,进入眼帘是一片片杉松,其针叶金黄金黄,黄得灿烂,黄得透明。还有一片片泛红,一丛丛泛黄,一团团泛绿,一块块泛紫等各种树植物,构成了神农架深秋赤橙黄绿青蓝紫,层林尽染,斑斓璀璨令人陶醉的风景画。我便开始有一种踏上这片神话般土地的神秘感觉。
神农秋实图
中国画
68cm×138cm
10时许车进入神农顶,天空就下着毛毛细雨。正如当地农夫介绍:上神农顶经常是山下晴天,山上是雨天雪天。果然不一会儿,雨夹着雪纷纷扬扬,雨在雪中下,雪在雨中飞,漫山遍野被雨雪雾笼罩着。
我们在车上已开始感觉到一股股寒气袭来,但大家情绪振奋。车上帅男靓女不停地为这天赐的大自然之美震撼得发出赞叹声。车行至神农顶忘忧谷时,车上有几位同行几乎同时发出强烈的声音:“停车!停车!让我们下去看看拍些照片。”此时,为我们引路的原神农架林区美协主席都天贵大声提醒:“路上滑,下车一定注意安全!”可大家全然不顾冷和危险,拿出相机从各个不同角度把握瞬间的构图、光线、色彩,咔吱咔吱!拍下了一张张神农架深秋装点得如仙境一般的意境。
映日葵花向阳开
中国画
133cm×144cm
2011年
中午12时许,神农顶上大雪飞舞,远近山峰峡谷银装素裹,斑斓多彩。我站在神农顶观景台,远眺群山林海,峰峦环绕,乱云飞渡荡人心魄。大家尽情的观赏着浩瀚林涛雾海,呼吸这一尘不染的空气,寻觅着传说中的“野人”或“野人”留下的踪迹;感受着原始森林雨雪雾构成的这片令人浮想联翩、使人赞叹的神秘圣洁之地。此时的天地之间,似梦如幻,苍穹峡谷茂密林海和那飞扬的雨雪在进行一场自然生态静与动的撞击。同志们也为一次能遇到神农架的晴天雨天雪天而幸运。
花繁春长
中国画
180cm×97cm
2011年
我想,也许总有一天,这片人间最原始森林总会揭开她“野人”传说的神秘面纱。我们也会用手中的笔从心里与这神秘的原始森林进行一场自然生态与人的对话。
雷志雄
1954年生,湖北黄陂人。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雷志雄创作随笔
箭竹颂
芊芊漫漫,托根草间。
荆蓬棘拥,遍野满山。
劲健坚韧,神农为矢。
伸曲由之,山人箩织。
云起风涌,斫作铁兵,
太平弗用,聊充灶薪。
水墨图写,未知俗雅,
漫无章法,可扎扫把。
山中兄弟
画松,人好取之奇,一如龚自珍所谓梅之病。予学画松,但取其朴。去岁冬,入神农架,农家屋前得此稿。苍古质朴,连根拥枝如兄弟。以水墨图写其大意,虽未臻情致,似得恣态之一二也。
山中兄弟
中国画
230cm×53cm
箭竹赋
中国画
53cm×230cm
周石峰
1962年9月生,武汉市人。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秘书长,中国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享受政府专家津贴。
周石峰神农秋醉图创作札记
神农架的美,是一种野性的美。特别是在深秋的季节,满山的红叶就像燃烧似的,野红野红的;还有山中的野柿子,像灯笼一样一排排挂在大树上,野野的在太阳里笑,简直可以把人的心灼伤;神农架的石头也是野红野红的,好似火山的熔岩还未熄灭。我收藏了一块这样的石头,并将其命名为神农红。这块石头,将神农架全部的秋红浓缩为一体,红得是那么的张扬,总觉得是要从石头中冲出来撞击你。的确,我被这神农红撞中了,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强劲的生命力,让人在兴奋中涌出无限的遐思和画意。
神农秋醉图
中国画
192cm×305cm
我试图去表现这种令人陶醉的秋红,但如何去表现,用什么方法去表现,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中国山水画很少有用颜色直接画在宣纸上的,大多是先用墨在勾、皴、点、染之后再着色。我觉得这种传统方式,在表达情感方面不够得力,所以我选择直接以色当墨,直接在宣纸上挥写,以使情感和笔墨相融合。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个创作原则,即神农架给我的强烈感受、加“经典”、加“通变”。刘熙载在《艺概》中的一段话,给我很好的启示:“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典雅精神,兼之期善。”就是要以创造性的笔墨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表现真实而强烈的情感。
湖山烟碧图
中国画
145cm×467cm
2011年
神农架那充满野性的秋红,是我创作的源泉。当我用满盘的硃磦在宣纸上尽情的挥洒之时,我心中的畅快可直接天地。为了增加内涵,我采用积墨积色法,反复积之,使山势与笔势相接;用墨衬色,使红色的山在视觉上突兀形成扑面而来的热烈气息和冲击力。在构图上,加强曲线与直线对比,强调现代建筑意味,拉大山的动态结构与水树的静态结构对比,使其具有戏剧性的冲突效果,让画面效果更能吸引人。画面饱满的构图,增强了扩张性使其具有“野”趣。
神农顶
中国画
150cm×97cm
2011年
我在画的过程中,强调金石书法入画,在用笔、用墨、用色间,既有纵笔大写的直抒胸臆,又注重含蓄的用水技巧,使野性的笔墨气韵生动。所谓积墨积色,实际上是反复的情感注入。这种情感,又透过层层的水、色、墨而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就是我所要追求的画面效果。神农秋醉,仿佛壮士饮酒,豪迈而志远。
2011年11月20日
魏金修
1952年生,湖北省公安县人,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院专业画家,武汉市文史馆馆员,湖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
魏金修创作随笔
近年,因为带着“情系神农架”专题创作的任务,三进神农架,便有了处处留心、仔细观察的专注,对神农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充满一种久违了的亲近和难舍的思念。踏遍莽莽原始森林,历经山涧沟崖溪流,为赏不尽的奇花野卉所感动,更萌生了表现它们的冲动。
神农山花
中国画
345cm×145cm
2010年5月下旬再进神农架,来到了久久萦怀的大九湖。这里似乎不是过去的大九湖了,路边是各色供旅游者食住的小旅店和正在建设着的饭店,湖边草甸也都被改造成了农田菜地,干涸了的湖心满是散放的牛、羊和家禽。带着些许遗憾和失落,随车驶向大九湖的深处,又见到那条长年流淌的山溪。老人和牧童在溪边垂钓、放牧,湖边生长着各种水草和不知名的野花。沿着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山坡上各色野草山花更让人激动不已,这次创作中大部分的花草就是在这里相识的。
秋凉山鸟亦护花
中国画
180cm×97cm
2011年
“妙造自然”是要靠精妙的造型语言和生动多变而又统一的表现手法来完成的,而关键是要能重塑客观对象。虽然我收集了很多很有用的创作素材,但怎么去表现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美的物象很多,很繁杂,妙在能精通取舍,并能发现人所未发现的美。这一点前辈大师齐白石和潘天寿是首创,其作品给后人以启迪。我这次创作的《神农山花》和《拥翠图》即是受到这些前辈的启发。将写生收集来的神农山花野草,有选择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构图中精心将它们参差错落地画在山石间来充实画面,严谨中求活泼。在表现手法上多样交错使用,一枝一叶精心营造疏密关系,形气相连。在色彩处理上力求沉而不浊,艳而不俗。画面保持野趣盎然,一缕自然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秋凉山鸟亦护花》则是将山间白色野雏菊从崖上一倾而下,营造一种“花瀑”的视觉感,一只小鸟在岩石下静立,着意将静态的菊花作动态处理,而又将山鸟作寓动于静的处理,打破了传统动静关系的表现法则。
山中夏至
中国画
180cm×97cm
2011年
中国花鸟画,自古以来总是在“黄荃富贵”和“徐熙野逸”间徘徊,“富贵脂粉气”和“田舍粗俗气”多为对“非我族类”的讥诘之词。殊不知,同是“富贵”,宫廷和田舍是各有所好的。泥金纨扇是富贵,青蓝印花也是富贵。草草荒寒是野逸,绯绯零落也是野逸。区别只是人们的审美追求和趣味各异而已。我在对神农架山花的表现中,喜欢山间淳朴无华的平淡和素雅,也喜欢草间充满生机的美丽和生动。
谢晓虹
1967年生于湖北黄冈。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艺术硕士。现为湖北省美术院专职画家,创作研究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谢晓虹写生小记
赶了一天的路,到大九湖已是下午5时。这里位于神农架最深处,是中国最美的高山湿地,也成为我们这次写生的首选地点。
同去的画家说在这儿难得见到如此好的天气,已近黄昏,太阳丝毫没有退去的意思,余晖笼罩下的牧场,野花遍地,牛羊成群,垛壁低环,山峦跌宕。也许是高山湿地的缘故,草肥土沃,气候湿润,这里的牛也出落得格外油亮剽悍,与人也极为亲昵和善。踏着野花,追逐着牛群,田园牧歌般的下午时光,让我们兴奋不已。
接近傍晚,牛的主人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聚拢在草场周围,耐着性子等着自家的牛吃饱喝足后再牵回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见面聊家常的时候,谁家的牛养得壮,来年的收成就好。大九湖属土家族,包头、背篓是土家人的惯常打扮,老人们还保留着这样的着装习惯,年轻人却已和城里人一样了。
等牛的人中有位少年,看上去约十三四岁的模样,问他才知已到十六的年纪。少年低扣着草帽,背对着太阳坐在土坡上,不时用棍子拨弄着脚下的一丛杂草,四处搜寻着自家的牛。我问他家有几头牛,回答说:“三头。”我又问草场上有几百头牛,你能认得自家的?回答说:“认得。”少年话不多,见了生人,有点局促,但很配合我们的拍照,不时抬起头,变换着手的姿态。他的手形极为好看,和城里孩子没两样,只是过早接触农活,指缝间已嵌进泥土,也许再过若干年,这双稚嫩姣好的手又如他父辈一样满是老茧了。阳光偶尔掠过他的脸,面庞上浅浅的雀斑也清晰起来,透明的瞳孔,如同这里的山水,澄明而清新。在大家的交谈声中,原本局促羞怯的少年放松了许多,离别的时候还不忘和我们告别。
春风已渡
中国画
180cm×210cm
杜鹃花开
中国画
180cm×210cm
站在无垠的草场边,风,轻轻吹过,带着花香,远处已废弃的垛壁和偶尔飘过的炊烟,让我想起怀斯的画面:久远的寂静,无边的忧伤和深沉的眷恋。以致晴好的黄昏,望着他的这一刻,涌动出些许莫名的惆怅,我终是大九湖的过客,不知少年将有怎样的未来,会过上怎样的生活,也不知大九湖的明天会是怎样……好在我遇见了少年时的少年和泛滥着花草的大九湖。
季 节
中国画
68cm×136cm
2010年
彭太武
1957年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研室主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彭太武感言写意
写是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意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更注重人的意趣、情感的传达。自谢赫提出“气韵生动”一语之后,这句话便成了中国写意画的最高原则。在写意画的创作中,能否做到恣肆纵横却不失其形,笔墨酣畅却尽显其态,用充满随机性和富于情感的书法性笔墨,来体现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向化原则,乃意笔画特别是大写意画成功与否的关键。
风从这里吹过
中国画
146×186cm
中国写意画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她的优秀文化基因是前辈们才智和实践的结晶,是历史大潮优选的结果,理应得到尊重和继承。先贤们天才的哲学思想和实践已为中国大写意画开辟了道路。
凝香紫郁
中国画
146cm×186cm
今天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一种当代文化精神的传达,笔墨意趣乃是一种现代人心灵性情的自然流露,其结果是必然地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写意新风。写意精神与笔墨表现要解决的应是艺术表达的问题。在我们的创作理念中,因为意是深远的、隐晦的,被表现的自然景物应是超越物象的具体表象,而以率意的笔墨、酣畅的挥洒、淋漓的韵致及不可言传的心绪来表达,这应当是当代人对“写意”的理解,这具有更高的意义。特别是当笔墨运动,心物契合,意象浑然在纸面上成为一种形态时,意象被赋予更多的诗意色彩,尤其是笔墨被当代人的激情所驾驭时,它体现的是具有时代感的写意画精神与形式意味。中国画理应以现代人的情致向世人展示东方毛笔书写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边和风
中国画
146cm×186cm
因此,要重塑中国写意画的形象,并体现其时代精神,都必须追根溯源,格外珍惜最具中国画精神和面貌的笔墨情韵,并在实践过程中重新建立起符合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和面貌的笔墨情韵。
徐晓华
1958年生于湖北武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美术院专职画家,武汉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获湖北省第六届屈原文艺奖。
徐晓华情系神农架创作随笔二则
聆
霜降时分,满眼秋叶金黄灿烂,白色的浆果如二月的樱花挂满枝头,谷地秋高艳冷,溪畔水落石出……云淡风轻,一只山雀伫立在高枝,聆听而远眺:吾欲乘风翩翩而至,上下求索,觅尔之仙踪……
我会涂抹一点翠绿让秋天思念一下春意,或者点上些许胭脂给暮年回味片刻青春!
你需要静心地聆听:在清幽的神农溪畔,你会听到涓涓的细流声;在如茵的草丛中,你会听到昆虫的鸣叫;在深不可测的森林里,鸟儿的吟唱会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你会听到来自心灵的乐曲,来自大自然的动人旋律,那是天籁之声……
人生犹是如此,一样的聆听,一生的远眺,一往的追求,一世的希望!
2010年秋
聆
中国画
240cm×120cm
2010年
神农之舞
挥之不去啊神农之梦!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
春水如诗,滋润万物,淡雅而欢悦;
夏风如醉,飘飘荡荡,苍翠而醇厚;
秋雨如歌,红叶硕果,明净而俊朗;
冬韵如梦,银装素裹,惨淡而清幽。
神农架,一个自然植物的王国,
春有杜鹃、珙桐,
夏有香果、猬实,
秋有挂满木子树枝头的白果,如二月的樱花漫山遍野,
冬有金黄的珍稀植物水杉,在冰峰玉峦中如金镶玉般的辉煌!
梦萦魂牵的神农之旅……
挥之不去的神农之梦……
令我浮想联翩的神农之舞……
2011年春
暮
中国画
240cm×120cm
2010年
冬 韵
中国画
180cm×97cm
王 丹
1979年12月生,湖北武汉人。2003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笔人物画专业,并工作于湖北省美术院。
夕阳里的大九湖
2011年6月的一天,经过了一整天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神农架大山深处的大九湖湿地。它有着“神农江南”的美誉。我原本在车里正疲惫得昏昏欲睡,可是当车子驶入大九湖时,我面对着这如画的风景,顿时兴奋得睡意全消,便也将所有的疲劳困顿都抛在了身后。此时正值黄昏时分,夕阳笼罩着美丽的大九湖,眼前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温暖动人。
凝 妆
中国画
170cm×150cm
我们漫步在青青的草场中,星星点点的小花点缀着碧绿的草地,煞是好看。泥土里夹杂着青草的芳香和牛粪的味道,放远望去在巍巍的青山脚下,农舍里炊烟袅袅。不远处传来牛群的哞哞声,山里的农民手拿着细细的竹条将牛往家里赶去。此情此景像极了古典油画里田园牧歌的景致,充满着浓浓的诗意。这里的牛群肥美,姿态优雅。毛色有别于一般乡下的水牛与黄牛,有的牛身上有着好看的花纹,宛如棕黄色的底子上漂浮着几朵白云。它们温顺的低头吃着青草,时不时的抬头望望我们这些异乡人,而我们也贪婪的用相机拍摄着它们的健美身影,希望能将这美好的一刻永远的留住。
山妞妞
中国画
65cm×70cm
这里的山民笑容淳朴憨厚,皮肤因为常年的劳作而晒得黝黑,年长者的脸上布满了如刀刻般的皱纹,并且双颊上泛着山里人所特有的红晕。小孩子的小脸肉嘟嘟红扑扑十分可爱,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天真无邪的眼神。也许是因为突然来了这么多的陌生人,使得他们看上去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放牧的少年,他带着一顶草帽,独坐在草地上,手中拿着一根小竹竿目视着远方,神情悠然,瞬间我被他特有的气质所吸引,觉得一切都变得好空灵飘渺。原来田园的生活真的可以净化心灵。
山里人
中国画
65cm×70cm
2011年
当我们来到湿地的湖边,那里水质清澈,水草青青,水中倒映着远处的山峦和形态特别的树影,空气清新,不时有飞鸟掠过湖面,蔚蓝的天空里飘着朵朵白云,一切都显得格外的静谧,我们甚至害怕自己的到来会破坏了这里原有的安宁。风轻轻地拂过湖面,荡起了微微的波澜。而那时的湖光山色是让我无限贪恋的。即使我堆砌再多的辞藻也无法描绘出那片自然的美景。
现在回想起那个黄昏,是我十分难忘的一个美好回忆,那里田园诗意的生活让人向往,优美的景致使人留恋。希望下次再见大九湖时,还可以见到这样的牧歌生活和山里人特有的淳朴笑容。
雷 维
1981年11月生于武汉。200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附中。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现为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作室专业创作员。
写意神农架
苍莽的大山,古朴而深邃。这片沉静而壮美的土地上,遗存着质朴淳厚的民俗乡情。风景垭峭崖万仞下的樵夫、板壁岩参天古木旁的药农、大九湖静谧清美中的牧人……古树斜倚,水声隐隐,草木葱茏,瀑帘清溪,奇峰林立,层林尽染,远离尘嚣的恬淡宁静。
秋收时节
中国画
180cm×145cm
淳朴的山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生来守护着这片深深眷恋的土地。古老的山林里沉淀着沧桑而浓郁的情愫,在世人的传说中显得愈加神秘。山民们感谢上天赐予他们的圣礼,辛勤劳作,简单而快乐地生活。镇上贩卖的,大多是山林中的采获和自家种植,或是村姑农妇的女红。入夜的篝火旁,悠长婉转、高亢悦耳的山歌,粗犷雄浑、热情直爽的舞蹈,浓郁的生活情趣,酣畅而热烈。
春 憩
中国画
180cm×97cm
返程途中,伫立在清郁苍寒的山峦上,回望山中的山野草木,嫣红浓绿;峰峦崖溪,青苍旖旎。也许,这淡泊清悠的自然,是想告慰万物生灵,人生最简单却也是最高远的境界,不过如此罢。
回到画室,山中的一切,萦绕在心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山中的人们,他们的简单朴素的生存环境、他们质朴平实的生活理想,一切都如同这无言的大山。这,便是我所希望表达的。
牧归
中国画
97cm×180c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